#头条创作挑战赛#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现代工业生产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等显著的作用,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这些技术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我国的工业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虽然起步得较晚,但也成就了我国制造业大国的美名,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位甘肃籍中科院院士的奋斗,这位科学家就是
1947年柴天佑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从小品学兼优,是一名学霸。1965年,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由于受文革的影响,柴天佑没有能继续上大学。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业,继续在家中自学。1968年,柴天佑接受了上山下乡的锻炼,即使在农村,他也没有放下书本,一边劳动,一边复习功课。197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78年高考恢复后,柴天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北电力学院,在热工仪表自动化专业学习。虽然已经是个31岁的人了,柴天佑仍然如读中学时一样优秀,他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同时他考取了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从1980年至1985年,柴天佑连续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不同原材料和季节、环境等因素也会对产品产量、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一直以来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难题,为此柴天佑在博士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的研究理论。这篇论文得到了同行们的称赞。1985年7月,博士毕业后,柴天佑留在东北工学院任教。在教学的同时,他挤出时间,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等技术相结合,研究出智能解耦控制系统。这项技术初次在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和元宝山发电厂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机炉协调等复杂工业过程被应用,就解决了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难题。1998年,“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得了辽宁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8年2月,柴天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交流学习了8个月。1990年柴天佑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开始独立带领团队搞科技研发,1992年主导建立了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且担任主任一职。1993年1月至1994年1月,柴天佑有先后到日本上智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工学院学习。他的外国老师们都希望他留在澳大利亚或者日本,柴天佑婉言谢绝了老师们的好意,回到了母校。他知道,刚刚开始工业自动化、智慧化的祖国更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在柴天佑的眼中,充满活力的中国才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回国后不久,柴天佑将自己学到的和收集到的工业智能控制方面的学术资料整理编辑成《第一届中国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4》介绍给中国的研究者。
1997年3月,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成为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担负着为我国工业总体自动化设计技术、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软件开发的重任。柴天佑就此成为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领军科学家。在以前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是遇到具体的难题,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些难题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的,逐个研究解决会浪费太大的人力物力。于是柴天佑提出将自动化技术转化为工业产品,只要安装上去,经过调试就能解决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柴天佑带领团队深入到全国各地的炼钢厂、矿山、生产车间等地方,调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然后研究制定出解决办法,最后又一遍遍的调试制作出的自动化产品。
经过不懈的努力,柴天佑和他的研究团队终于研究出了多项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产品。2000年,“特殊钢新流程关键自动化技术”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001年,由柴天佑、马英俊、刘学杰等人研发的“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年,柴天佑、马鸿烈、郑秀萍等人研究的“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年“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些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产品被成功应用于钢铁、选矿、有色金属、电力等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最忙碌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动胃癌手术时,也没有等到儿子来看一眼,在忠于国家和孝敬父母矛盾的时候,柴天佑选择了国家。
2003年,56岁的柴天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工作的同时,柴天佑发表了180余篇论文;写成《发电厂CIMS工程》、《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及应用》、《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手册》、《自适应控制》等著作。这些作品指导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改造工作。成为中科院院士后,柴天佑先后担任了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务。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余项科研项目,米乐M6 M6米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原国家科委主任朱丽兰称赞他是“顶天立地的大明白人”!我们国家今天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强国,有柴天佑院士的一份功劳。
柴天佑院士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同行科学家的肯定和赞誉,被邀请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举行的IFAC、IEEE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30余次,担任着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等多种职务。
当然柴天佑院士除了努力工作,也非常注重培养人才。米乐M6 M6米乐他经常鼓励学生“研究者本人必定要敢于去想、敢于去做”。对于人才的培养,柴天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才培养取决于学科环境和教师队伍”,他认为学科环境是最重要的,为此还在东北大学试行“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旨在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强的新型人才。从1990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后他培养了10名博士后、90多名博士生、210余名硕士生,这些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工业智能化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如今已经75岁高龄的柴天佑院士仍然在为我国工业的智能化而努力工作,他在近年主持研究的“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应用”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柴天佑院士又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智能制造与流程工业相结合领域。对于未来柴天佑院士信心满满,他表示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未来在工业生产领域一定会更加广阔的应用,中国一定会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
电话:13644723777
传 真:+86-173-4169
手 机:13644723777
邮 箱:mile@nmgdp.net
地 址:内蒙古包头市昆区昆工路光彩商业街99号